11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手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开展了2030年文化指标体系石林试点在线培训。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副院长杨越明教授讲授了2030年文化指标体系的构成,并就关键数据的获取方式与石林进行了深入交流。
2021年4月6日至9日,教科文就项目四期规划以及试点村选点等工作与石林县人民政府 及各相关政府部门一同进行了座谈与实地考察,在项目四期的框架和活动达成一致。
通过对石林县上蒲草村、五棵树村、老挖村和维则村进行的实地考察,根据试点村选择标准,初步选择老挖村作为试点村。项目有幸邀请到了北京师范大学 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 副院长杨越明教授、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人文与创意城市研究所 崔利民所长,作为此次世界遗产地试点村专家团队参与指导项目。
作为本次线上培训的后续,项目将指导石林相关部门收集整理相关数据,并在石林县域以及试点村展开文化可持续相关的居民问卷调查和基线数据调查,聚焦于文化资源(特别是遗产资源)对于当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这一试点作为2030年文化指标在中国县域以及遗产地层面的首次本土化应用,其经验将为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2030年文化指标做出贡献。
石林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周林春,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和旅游局、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文化馆、石林街道办事处、石林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及老挖村委会等单位13名相关负责人参加了培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和管理》项目四期框架下,深化项目三期“世界遗产地可持续生计”经验和成果,在试点地之一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云南石林通过创意活化传统彝族(撒尼)刺绣,提升遗产地社区生计韧性,促进乡村振兴。
作为试点工作的亮点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专家团队协作,开展石林县域2030年文化指标监测试点,并计划在试点村依托关键指标数据开展文化可持续发展评估,就充分利用与活化文化资源,带动乡创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出针对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