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新胜(国家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
“中国南方喀斯特”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一项荣誉,是国家和民族凝聚力的标志和象征。对于西部大开发,对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对于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一项重要责任和使命。中国喀斯特组合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是中国政府对西部大开发的有力支持,是为了使代表地球历史遗迹的遗产得到有效管理和保护,资源得到科学合理利用。
袁道先(中国科学院院士):
石林是中国具有全球影响的岩溶景观之一,吸引了国内外不同学科的科学家,他们从岩溶学、地质学、地貌学、水文学等领域进行研究,也在旅游学、民族学、生物多样性方面进行研究,全面揭示石林的科学意义、文化内涵、旅游价值等。国内外学者云集一地,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时间跨度超过70年,在我国各类公园和保护地中不多见,石林堪称国家公园研究的一个典范。
丁文魁教授(同济大学教授):
云南石林除了在地质科学上有重要价值以外,石林景观已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成为中国人审美观的代表之一。具体来说,就是石林的空间形态是中国造园艺术的重要源流,比如现存的苏州古典园林,就是典型的代表。所以,石林的空间造型,至少影响了1000年中国园林的创作风格。
威廉姆斯教授(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教授、世界著名的喀斯特专家):
世界上最好的喀斯特在中国,而中国最好的喀斯特又在南方,毫无疑问,“中国南方喀斯特”具有很高的价值。石林我去过很多次,那里有世界上古老的、演化最为复杂的喀斯特,具有很高的科学美学价值。
福特教授(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
像我这样的专业喀斯特科学家都持有这样的观点,即路南石林具有举世无双的两大特点:一是保存和显示了比其他闻名于世的剑状喀斯特复杂得多的演化;二是现代的剑状喀斯特在个体特征上比其他任何地方显示出更多的形态类型。
汉斯博士(世界保护联盟亚洲办公室主任):
从考察的乃古石林等来看,这类喀斯特具有马达加斯加井割喀斯特的典型特点,而在大、小石林景区,其形态与马来西亚穆鲁剑状喀斯特不无两样,再从石林的顶部形态来看,又与菲律宾的巴拉旺剑状喀斯特和非洲的坦桑尼亚北部剑状完全一样。所以,石林囊括了世界喀斯特的各类形态,而成为石林喀斯特的博物馆。
伊德博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主任):
来到云南石林了解这片区域近3亿年的地质历史,以及撒尼人是怎样来管理石林和怎样使用这块土地的。当地把民族文化、地质遗迹、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在世界上是唯一的。我们也了解当地的这种管理,在生态环境植被保护方面也做了。